這件事百度干了三年!李彥宏:讓應用燎原
2025-11-15 18:57 李彥宏

11.jpg

前 言

這是我第三次來到“百度文心杯”創業大賽項目路演現場。

和前兩年相比,三個直觀變化讓人印象深刻:

1)AI?這波創業浪潮里,創業老兵和大廠中堅格外踴躍。90后創業者占比過半,超過50%的創始人都是連續創業者,而且大多團隊走敏捷高效路線。

2)客戶更關注實際結果,AI應用企業也越來越追求“效果涌現”。

3)從智能助手到數字員工,從智能體到多模態類應用顯著增長,AI早已不是“演示品”,而是推動產業進步的真實力量。

可以說,以文心杯為支點,百度點燃了AI應用星星的之火,正以燎原之勢席卷各個角落。

過去幾年,我們談論AI的顛覆,期待AI的奇跡,也曾在它的澎湃浪潮中感受到不確定的眩暈。我們從“新的工業革命”的熱切期盼,邁入“賦能千行百業”的探索實踐。如今喧囂漸褪,一場更為堅實、更為本質的時代變革清晰浮現——AI,正在重構生產力。

百度世界2025的盛況和文心杯創業大賽的火熱現場,正是這場變革的生動縮影。

22.png

01

“內化AI能力”,AI創企脫穎而出的關鍵

國家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計劃持續落地,AI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核心引擎。從醫療、教育到制造、金融,千行百業都在積極擁抱AI化實踐,探索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。

11月13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,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提到一個核心觀點:當AI能力被內化為一種原生能力時,智能就不再是成本,而是生產力。“我們更關心如何讓AI跟我們要做的每一項任務,都能進行有機結合,讓AI成為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原生推動力。”

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升級,更是一場認知上的革命。

李彥宏多次強調的“內化AI能力”,正是每一家企業在AI時代的必修課。百度自身就是范例——從搜索、數字人、文庫、網盤到自動駕駛等等,百度率先完成了AI能力內化,成為一家AI-Native公司,并且率先實現效果涌現。

比如百度將數字人技術面向全行業開放,讓直播、電商等領域的創企更低成本使用上前沿技術;在應用場景廣泛紛雜的今天,百度希望幫助企業更快、更清晰的找到最優解方案,全新發布的伐謀是首個自主演化智能體,它最擅長在產業場景中尋找最優解。

在產業中用AI打造超級生產力,將是越來越多企業的需求。

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像大廠一樣,憑借長期積累的全棧優勢更快實現AI Native轉型。對于中小創新企業來說,借助大平臺的力量,內化AI能力,創造生產力,將是未來的主流趨勢。

就像我在“百度文心杯”路演現場看到的那些優秀創業項目:幫品牌持續增長的多智能體系統——Noumena、AI Agent驅動的智能人才網絡—TTC、基于Agent的內容自動化生產與消費平臺——Nooka、AI在線視頻編輯和生成平臺Vizard、文旅電商一站式AI營銷平臺—玩點科技、輕筆記式AI陪伴App獨響等等。

這些項目都立足行業需求場景,依托自己對垂直領域的Know-How優勢,借助百度這樣大平臺的生態資源和成熟的AI解決方案助力,將這些能力快速接入、內化到自己的企業和組織中,將Agent、多模態模型等前沿技術轉化為可落地的產品與服務,既降低了自己做AI應用的門檻和成本,又快速在垂直場景落地,實現“創造生產力”的關鍵突破。

這些優秀AI應用項目也證明了,誰有內化AI的能力,誰就能在新時代脫穎而出。

02

從AI風向標到AI新生態

在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中,百度可能是最具有生態野心的平臺。

早在2024年,《i黑馬》就曾撰文寫道:百度的AI生態,建設速度不斷加快,并且愈深愈實。一方面,百度不斷迭代升級文心大模型,目前已升級至5.0。另一方面,推出千帆大模型平臺為創企提供模型調用、應用開發工具鏈等支持,此外持續進化的智能云、昆侖芯等AI基礎設施,全棧幫助AI應用創業者降低AI應用開發的門檻,掃清做AI應用的各種障礙。

另一關鍵策略是,通過“文心杯”創業大賽等動作,尋找并支持AI領域的創新項目,與優秀的AI創造者一起打造超級有用、好用的AI應用,促進AI生態繁榮發展。

百度世界2025現場,李彥宏介紹,百度連續三年舉辦“文心杯”創業大賽,累計收到了全球3200?支創業團隊的報名,百度為優勝團隊提供了數億元資金支持,還在技術、資源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扶持。

在AI涌現的進程之中,AI創業者是一股富有潛力的力量。會上,李彥宏說,“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在各種場景發現AI的新能力、新效果,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這個發現之旅。”

因為連續三年關注“百度文心杯”,我也清晰看到了賽事的成長軌跡:

第一屆文心杯伴隨著大語言模型的起勢,參賽項目多聚焦文本生成類應用為主;第二屆文心杯于AI大模型從通用走向垂直場景的進化中展開,AI創業者開始往各細分場景探索AI的應用空間,圖像生成類應用增多;到了第三屆,大家開始往精、往深里做,多模態、AI Coding,Agentic AI成為熱門方向,技術落地性和商業閉環能力明顯升級,不少項目通過行業驗證,效果紛紛涌現,從小規模試點轉向規模化應用。

值得關注的是,“百度文心杯”通過搭臺子,廣聚頂級創業者和投資人,不僅是創投的風向標,更是和創企形成了“共生共長”的生態關系。

從本屆文心杯的8支優勝團隊可以看出,借助百度的技術能力、算力支持、場景資源等全方位支持,他們的AI應用實現了從“想法”到“產品”的跨越。背靠大樹好乘涼,百度這樣大平臺型企業,將其經自身業務驗證過的能力對外輸出,尤其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猶如獲得強助攻,無需顧慮成本、技術等問題,便可更放心到垂直場景鉆研AI應用。

生態從來不是一日建成。百度在一開始投入AI時就非常關注連接、團結AI創業者,而到了大模型時代,得益于模型智能水平不斷達到極限,AI應用爆發的速度也將呈現指數級別,作為AI應用浪潮中的主力軍,百度想和廣大AI創業者一起做更大的事。

AI大模型三年,百度通過文心杯大賽、千帆平臺、1000萬AI人才培養計劃等持續對外賦能AI應用創業者。這種“眾行者遠”的生態理念,正是百度AI戰略的底色—與創造者同行,共享AI涌現的時代紅利。

03

效果涌現,應用燎原

“效果涌現”不只是百度的愿景,更是整個AI行業的共同目標。

李彥宏認為,我們正在跨越一個全新臨界點,從“智能涌現”走向“效果涌現”。AI不再是“看起來很美”的演示,而是“用起來真香”的解決方案。

百度自身便是“效果涌現”的堅定助推者。以無人駕駛為例,蘿卜快跑從“嘗鮮體驗”走向“規模化服務”,累計全球出行服務次數超1700萬次,覆蓋全球22座城市,里程突破1.4億公里,讓中國的無人駕駛走向世界。

從這屆文心杯創業大賽的參賽項目上,也能看到不少AI應用創始團隊也已在所在領域見到“效果涌現”的曙光。

Noumena創始人裴沵思,之前在第四范式、SAP有豐富的工作經驗,這次創業方向是用AI幫助品牌重塑增長,通過AI原生強化學習與多智能體架構,不斷在內容社交媒體中,挖掘內容方向與策略,進行投流實驗與反饋自學習,已在美妝、鞋服等領域幫助品牌實現10-20倍的整體ROI提升。

TTC創始人肖瑪峰則希望通過AI Agent實現“人人都有一個專業AI獵頭顧問”。“B端企業,每一個企業應該都有一個非常了解招人需求的Agent,在C端每一個候選人也會有一個很懂他,知道他適合什么工作的Agent,通過我們人才大腦可以連接起來。”

想象這樣一個場景:一位產品經理在通勤途中打開小麥Agent,不需要填寫簡歷,只需像聊天一樣表達背景與困惑。幾分鐘后,就收到3個高度匹配的崗位推薦,并能通過AI模擬面試提前準備。這就是AI獵頭帶來的體驗升級。

隨著大模型技術持續進化,AI“效果涌現”的浪潮正席卷而來。對創業者而言,這既是技術突破的黃金窗口,更是產業落地的機遇賽場。當無數個像Noumena、TTC小麥Agent這樣的項目匯聚成點點星火,終將點燃智能時代的燎原之勢,AI真正成為驅動產業增長的智能生產力。